法库县发现2000米燕长城遗址_0.doc
法库县发现2000米燕长城遗址 平拍到的燕长城遗址《匈奴传》记载:燕还修建了从阳到襄平的长城。 河北建阳,襄平就是现在的辽阳,燕长城自西向东,必经之地是沉阳。 但沉阳地区的遗迹在哪里呢? 辽沉地区考古专家多年来一直在寻找。 端午节期间,著名考古专家冯永谦先生带领记者在法库野茂台西山、北山寻找燕长城遗址。 冯先生认为,这是沉阳现存最清晰、最完整的一段燕长城。 燕长城在哪里? 他在野茂台的西山和北山发现了遗址。 据史料记载,燕国名将秦开率军打败东胡后,修筑了从河北北部到辽东东部的燕长城,以预防疫病,防御东胡的入侵。 。 同时,秦开还设立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县的行政区域。 当时的沉阳地区隶属辽东县管辖。 早在2002年,冯永干先生在当时向国家文物局提交的材料中写道:辽宁燕长城途经北票市、阜新县、彰武县至沉阳法库县,但在法库县的遗迹尚不清楚。 2008年,沉阳高坎镇发现了4座战国、汉代烽火台遗址,被认为是发现最早的燕长城遗址。 但由于没有城墙,只有烽火台,学术界对于该遗址是否为燕长城遗址一直存在争议。
近年来,冯永谦先生多次徒步勘察燕长城走向,终于在法库野茅台西山和北山发现了燕长城遗址。 显然,该遗址长约2000米,山坡视野良好,方便士兵巡逻燕长城。 从彰武东部的刘家子乡进入法库,向东经野猫台西山西北坡、野猫台山北坡。 这段燕长城遗址长约2000米。 由于101国道经过野茂台西山和北山,这段长城被切成两段。 野茂台西山段基本在山脚下,用土筑成; 北山段位于山腰。 、石头建筑。 由于长年风月侵蚀,以及水土流失,城墙损毁严重。 其中北山石长城高仅0.5米左右,宽约1米。 考察中,冯先生发现石长城完全是用石头砌成的。 使用任何其他材料,不仅可以保证燕兵巡城、抵御外族入侵,而且能够在2300多年后依然屹立不倒。 站在野猫台北的山坡上向北望去,地势由南向北倾斜,视野极佳。 冯永干先生说:“当时长城上一般只有巡逻的士兵,站在长城上,很远就能发现敌情,可以立即通知附近军营的士兵,上城去保卫它吧。” 据冯永谦先生介绍,在沉阳、燕国,现存的长城遗址虽然不少,但大多破败不堪,难以辨认。 野猫台北山的这段燕长城可以说是沉阳现存遗址最清晰的一段燕长城。 燕长城建在山脚下,明长城一般都建在山脊上。 过了野猫台北山后,燕长城继续向东,在101国道顺屯附近折返北上。之后,燕长城被清朝的刘志边借用,后来进入了铁岭境内。
冯先生总结道:“燕长城与明长城不同。 明长城一般建在山脊上。 但由于国力差距,燕长城一般建在平地或山脚或半山腰上。 只建较低的山丘或丘陵。 排梁之上。 “燕长城的建筑多就地取材,有的地方用石头砌成,基础一般宽2-3米,现存高度1-2米;有的地方用石头砌成。城墙倒塌后,宽4-5米,高1-2米,辽宁长城有9座。据冯先生介绍,在辽宁,千百年来,除了燕长城外,还有秦长城、汉长城、北齐长城、北周长城、隋长城等,多达9座长城。有趣的是,辽在大连一带也修筑了长城:辽于东距今10公里。长城底部宽16米,顶部宽12米,高2米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