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新疆:四千年历史的小河墓地是如何发现的?

2024-05-19 -

罗布泊太阳墓_罗布泊太阳王城_罗布泊太阳墓之谜

最早的发现: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和伯格曼

说起小河墓地,真正的发现时间应该是1900年。作为瑞典著名地理学家、考古学家、探险家斯文·赫定的向导奥尔德克是罗布泊人。 1900年,他成为向导后,在楼兰地区巡查时丢失了一把铲子。 后来斯文·赫定派他去寻找铲子,但在寻找铲子的过程中却爆发了沙尘暴。

为了找到铲子,他在里面转了一圈,终于找到了铲子,他意外地进入了楼兰古城。 当时他看到后,收集了一些文物标本、一些建筑构件、一些带有文字的物品,送给了斯文·赫定。 斯文·赫定看到它们后,认为它们非常重要。

作为罗布泊人,奥尔德克有时在那里放羊,有时出去打猎、捕鱼。 他在罗布泊地区转了好久,终于找到了住处。 后来,1920年至1934年,中国和瑞典联合对西北地区进行视察,并成立了视察组。 斯文·赫定和陈宗器、黄文弼等中国考古学家都来到了罗布泊地区。 导游斯文·赫定告诉他,我发现了另一个地方,有一千口棺材。 由于当地老乡看到很多骨头和棺材,他认为这是一个有一千棺材的地方。

这样一来,斯文·赫定当时就很感兴趣。 在发现楼兰城后,他还发现了一座墓地,里面有一千口棺材。 最后,他任命伯格曼(瑞典考古学家)并请斯文·赫定的向导奥尔德克带他去寻找这个地方。

1934年,他们乘独木舟前往那里,但艰难地走了大约一周,却没有找到。 后来罗布泊的奥尔德克想放弃,说可能会被水冲走,或者埋在沙漠里。 但当时伯格曼仍然坚持让我们再寻找一次,终于找到了小河墓地。

找到后,伯格曼拍摄了该地点的照片,做了一些简单的前期工作,并挖掘了12座坟墓。 坟墓被发掘后,他们回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并专门写了一篇关于这次考察的文章。 《新疆考古》一书在国际上出版,引起轰动。

在这本书中,他对小河墓地的描述非常详细,与我们现在发掘的一些现象基本一致。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把墓地形容为一片干燥的胡杨林,恰好在一个高处,一个平台上,而且他对自己发掘的12座墓葬中木乃伊的描述也非常详细。 1934年,他在发掘后拍摄了一张照片。 我们到达后,对比了他的照片,发现基本没有变化。

罗布泊太阳墓之谜_罗布泊太阳王城_罗布泊太阳墓

斯文·赫定在戈壁沙漠视察并召开会议

罗布泊太阳王城_罗布泊太阳墓_罗布泊太阳墓之谜

罗布泊孙陵园

罗布泊太阳王城_罗布泊太阳墓_罗布泊太阳墓之谜

2002年12月28日去小河墓地的路上

罗布泊太阳王城_罗布泊太阳墓之谜_罗布泊太阳墓

小河墓地西北地区全景

小河墓地时隔60多年再次被发现

我们第一次进入罗布泊进行考古调查是在1979年。1979年我们在罗布泊地区进行了考察,主要是因为当时在这个地区工作的部队给我们提供了线索,说他们在这里考察的时候之后,他们发现了一个叫做古墓沟的地方。 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些坟墓,所以就说是古墓沟吧。

后来,1979年,日本NHK和中央电视台在拍摄旧版《丝绸之路》时,为了配合这部作品,我们加入了我的前任导演王秉华先生带队的队伍,来到了古墓沟。 由于罗布泊地区地貌环境非常复杂,我们去了之后,前后50米都找不到对方,很容易迷路。

于是我们在古木沟一带进行了三天的考察,终于找到了墓地,现在也叫太阳墓地。 过去我们称它为古木沟。 当时我看到地球表面确实有7个像太阳一样的圆圈,而且还有太阳辐射。

我们在这里工作了一个多月,挖掘了40多座墓葬。 读完伯格曼的《新疆考古》,我们也想进行一些调查,找到小河墓地。 但由于当时的环境问题和各种资金因素,60多年来我们一直未能做到这一点。 。

2001年,我的前任导演王秉华先生在湖南电视台做一些节目,就把团队带到了这里。 当时他们租了骆驼,去的时候非常困难。 他们遇到了沙尘暴和寒冷的天气,走了十天也没有到达这里。 但走了这么多天,他们终于决定再次继续寻找,终于找到了。 这个地方。 找到这个地方后,他们在里面呆了几个小时观察并拍照。 由于各方面物资都不足,他们开始撤离。

随后,国家文物局决定由新疆考古研究院对小河墓地进行前期调查和试掘。 于是2002年,我作为所长,组织了一个团队,对这里进行了前期调查和试发掘。

小河墓地开始发掘

我们进去的第一天,沿着塔河(塔里木河)步行,跨过塔河。 当时塔河的水量不大,而且还结冰了。 我们带着团队走了大约两天。 我们26号进去,27号在野外露营了一天。 我们睡在露天,还有一些雪。 后来,我们遇到了一个大沙丘,我们的车不让走,所以我们决定由我带队,组成一个五人小组,准备一周的物资。 供给很简单,两瓶矿泉水,每天两瓶。 这是每天的食物。 我们还打包了我们的装备,比如睡袋、考古工具等等。

因为它没有很准确的GPS点,所以我带着队伍,沿着大概的方向一直走。 当时天气很冷,袋子里的水都结冰了。 路上我们喝了两口水,啃了两口干镶嵌,继续往前走。

一般来说,人类活动都在河流两岸。 当我独自出去调查时,我发现了一把非常大的玉斧,一个26厘米长的玉斧头,后来又发现了一些散落的陶器碎片。 五公里外还发现了大量陶器碎片、铜镜碎片、箭头等。 这些都是典型的陶器残片和遗物,都是汉晋时期的典型东西。 如果没有墓葬、没有人居,就不会有陶器碎片,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

下午5点40分左右,我站在一个红色的小柳袋上,查看是否已到达小河墓地。 但当我上去一看时,我的目光逐渐从东转向南。 我所站的红柳袋距离小河墓地还很远。 3.5公里。

当我终于向东南方向望去时,我看到了小河墓地。 小河墓地很有特色。 它被沙漠包围。 看起来就像一个馒头,上面插了很多筷子。 其实,这是一片高地上干燥的胡杨林。 这是非常特别和壮观的。

当时大家都很兴奋,但我们五个人却已经疲惫到了极限。 最后我还是坚持走远一点,在离河边一公里左右有柽柳树的地方扎营,烤了馕,喝了矿泉水。

第二天一早到达小河后,我们就先逛了一圈。 当时小河墓地的保存状况与60多年前伯格曼拍摄的照片所显示的基本一致。

罗布泊太阳墓之谜_罗布泊太阳王城_罗布泊太阳墓

M13牛头

墓葬特点:每口棺材前都有一根四米多高的柱子。

在第一层发掘中,我们发现清理柱上绑着一个牛头。 柱子有四米多高。 后来,经过进一步清理,我们发现棺材前有一棵立树。 棺材前面的那棵立树,有一个雄性的根,一个雌性的阴道,后面还有一个小红柳包子,就是这么做的。

在挖掘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揭开袋子的牛皮。 剥开后发现牛皮和棺材上都有血迹。 当时我们分析,这头牛一定是在死亡和埋葬时就地宰杀的,然后将牛皮剥下来包裹在它身上。

后来,当牛皮被揭开时,发现一口棺材里包裹着不止一张牛皮,有的还包着三种颜色的牛皮,所以肯定是三头牛。 揭开牛皮后,还有小盖覆盖。 拆掉小盖后,里面的机身就暴露出来了。 这棺材很简单,有两个侧板,前后有块头尾,正好托住它。

打开之后,我们发现了一座古墓,非常坚固,而且保存完好。 可以看出,她去世时是面带微笑、安详的。 这就是“河流公主”。 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当然,还有一处重要的坟墓,编号为M13,是一具比较大的棺材,同样是牛皮包裹的,而棺材前的立树是整个墓地中最大的。

罗布泊太阳王城_罗布泊太阳墓之谜_罗布泊太阳墓

M13牛皮棺材

罗布泊太阳王城_罗布泊太阳墓_罗布泊太阳墓之谜

M13棺材女尸侧视图

罗布泊太阳墓_罗布泊太阳墓之谜_罗布泊太阳王城

M13拆掉棺材盖

我们打开牛皮和小盖后,发现她是一位年长的妇女,棺材里埋着一个牛头。 牛头很大,保存得很好,牛尖闪闪发亮,脸也保存得很好。 这位年迈的奶奶的棺材很大,棺材前的木架也很大,说明她当时的地位比较高。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男性墓葬,比如我们的墓葬编号为M24。 他是一名男性。 他的棺材也很大,棺材前的立树是一棵雌性外阴立树,也很大。 为什么说是外阴立树呢? 如果是女性,则墓前放男性阴茎,男性墓前放女性阴户。

我们打开后发现,和他一起埋葬的东西很多,其中有很多箭杆和牛头。 他的身边埋有箭杆,头前和脚前还插着镶嵌的人面骨雕。 我们称之为杖,说明这个人在当时可能有比较高的地位,可能是一个部落或者团体的酋长。

前面提到过,在扰动层的挖掘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牛头,而且牛头也绑在柱子上。 后来才知道,每口棺材前的高柱子上都绑着牛头,而且柱子都是红色的,是用红色染料染成的。 因为红色代表生命和繁衍,包括女墓棺材前的立木,就连雄根也被漆成红色。

雄外阴树的上部用木炭涂成黑色,但埋在土里的下部也涂成红色。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奥尔德克说他发现了一千个棺材并且他看到了外观。 但是一旦我们挖掘出来,如果我们真的想完整地保存它,那将是一个非常壮观的墓地。

从发掘中我们了解到,这是一种典型的生育崇拜形式。 雄性墓前立有雌性外阴树,雌性墓前立有雄性树根,表明它们渴望生存和繁衍。 与他们一起埋葬的许多东西,包括棺材前的柱子,都反映了典型的生育崇拜。 而且通过对女墓的发掘,我们发现有木祖先,是用两块木头挖空,然后用毛绳绑在一起的。 有的还绑着蜘蛛、蝎子、蛇的头,还有蝴蝶蝎子、蛇的头。 它代表着生存和繁衍。

小溪墓地曾经水草茂盛

我刚才提到,棺材是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牛皮包裹的。 这么多坟墓,得有多少头牛呢?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小河墓地的环境非常好,适合人类生存,也适合畜牧业。 我们对牛进行了DNA分析,发现这些牛是欧洲牛。

2003年,我们进行了三个月的发掘,发现了30多座墓葬。 罗布泊地区,每年三月开始风季。 由于风沙暴,什么都看不见,无法进行摄影、测量、绘图。 所以这段时间我们不能工作,所以只能在3月份撤离。 拔出来,明年再回来。

小河墓地棺材前矗立着一棵雄树

罗布泊太阳墓_罗布泊太阳王城_罗布泊太阳墓之谜

小河墓地棺材前的外阴树

罗布泊太阳墓_罗布泊太阳墓之谜_罗布泊太阳王城

M13木祖

人脸员工

罗布泊太阳墓之谜_罗布泊太阳墓_罗布泊太阳王城

小河墓地出土的皮靴

罗布泊太阳墓之谜_罗布泊太阳墓_罗布泊太阳王城

未解之谜:小河墓地周边生活区的探寻与推测

整个小河墓地我们已发掘墓葬167座,其中190座已被盗。 总共有360多座墓葬,相当壮观。 而且还有大量挂有牛头的牛皮棺材,牛头也与墓葬一起陪葬,可见其牛数量之多。

礼器上有一些涂有羽毛的胶,这些胶是用牛骨和兽皮制成的,表明早期就已经知道制胶了。 但这么大量的牛肉,如果把肉吃掉,其他部分不可能不存在。 上层为3500年,下层为4000年。 时差只有500年。 必须有住宅区和生活区。 生活区必须有垃圾区。 剩下的牛骨头一定要有地方放。 它们全年都在积累。 ,总会有一层垃圾堆积。

我们分析说,他们的居住区距离墓地不宜太远。 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可能走得太远。 砍倒胡杨后制成的柱子和棺材都搬到了这里,因为柱子也有四米长。 多高。 因此,他们的居住区应该在距墓地三四公里以内。 发掘完毕后,无法与没有居住区的墓葬进行比较,所以我们一直在寻找这个地方。

如果你能找到牛骨堆积的地方,你就找到了当时人们的居住区。 当时我就觉得这棺材做工真好,是榫卯结构。 按理来说,应该有一定规模的房屋结构等等。 不过,我在这个方圆四五公里的地方进行了勘察,却并没有发现什么。

但后来我也分析了是否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人们在活着的时候生活得比较简单,但是对于死者来说,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埋葬。

而通过这些挖掘,我自己也做了分析。 当时的小河人有一定的分工吗? 棺材匠就是棺材匠,因为小河的木乃伊都穿着靴子。 做靴子的就是做靴子的,做毡帽的就是做毡帽的,做斗篷的就是做斗篷的。 他们随葬的箭杆有的很小,而且有倒三角形的图案,肯定是有一定的分工的。 而且呢毡帽保存得非常好,像羊毛呢,质感也很好,斗篷上还夹杂着一些红色的图案。

罗布泊太阳墓之谜_罗布泊太阳王城_罗布泊太阳墓

M13墓出土毡帽

罗布泊太阳墓_罗布泊太阳王城_罗布泊太阳墓之谜

木雕人脸

羽毛饰品

罗布泊太阳墓之谜_罗布泊太阳王城_罗布泊太阳墓

鹰头与小河公墓合葬

而且,他们使用了大量的羽毛,靴子上也有羽毛。 他们下葬时用羽毛和红色羊毛作为装饰。 在一些坟墓中,成捆的羽毛被绑在一起埋在一起。

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发掘过程中从墓葬中发现了埋藏的鹰头。 这一点非常重要,表明他们大量使用的羽毛是由一种鹰的羽毛制成的。

此外,还有与它们一起埋藏的木雕人脸——夸张的鼻子,一些用珠子做的眼睛,还有我们原本以为是骨头做的牙齿,实际上是用羽毛的根部切成碎片制成的。 。 的牙齿.

所以通过发掘,我们猜测他们应该有金属工具。 因为我们看到他们制作棺材时留下的切割痕迹一般在3到4厘米左右,不可能用玉斧、石斧来切割。 但在小河墓地,我们只发现没有金属工具,颇为遗憾。 也有可能这些金属工具很有价值,在迁徙过程中被拿走了。

但我们还在柱子上发现了一些镶嵌的铜片。 棺材前的立柱上,有高大的木根,上面镶嵌着铜片。 这是什么意思? 当时是不是很贵而且本地买不到? 是迁移造成的吗? 这其中存在很多疑问,很多谜团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伊地力斯·阿卜杜勒热热勒,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罗布泊小河墓地发掘小组组长,曾参与尼雅、楼兰、“小河墓地”、克里雅等新疆重大考古发掘和发掘工作。流域。 就其研究工作而言,他是中外学者中进入新疆罗布泊地区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最多的人。 他也是新疆唯一的维吾尔族石器时代考古专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