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年轻人探寻山东故事“平英墓”,惊艳全国。 毛主席亲自批准了这部电影
《平英墓》的故事发生在山东省一个叫大店的小镇。 旧社会,大店是地主庄园,地主庄家势力很大。 1944年春,中共山东省分部在大店进行减租减息试点,取得圆满成功,推动了全省减租减息斗争。 减租、减息、增工资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施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土地政策。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政策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导致运动发展不平衡。 有的地方,群众没有真正动员起来,甚至出现地主反攻、侵犯群众胜利成果的情况。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在根据地开展减租、生产、拥政、爱民运动”。 1944年初,山东分局开始了以检查减租减息为中心的群众运动。1944年3月,莒南县委群众委员会副书记袁成龙率专案组检查减租减息。进驻大店开展战役。 经过调查研究,工作组发现,大商店的地主庄家进行了残酷的剥削,百姓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 民主政府成立后,实行减租减息。 但由于领导层官僚主义,减租不彻底,群众动员不起来。 大店庄地主家族是滨海区最大的封建堡垒。 经过600多年的发展,家族势力非常强大,甚至拥有近5万亩土地。 庄家除了在经济上残酷剥削农民外,对待佃户也采取各种手段,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 袁成龙工作组在大店召开群众大会。 通过推理会,他们发现了几个反面例子,包括庄英富、庄敬楼、庄善长等人。 《平英墓》的故事就发生在铲除这个恶霸家族的过程中。 相传几十年前,庄善长和仆人出去放老鹰捉兔子。 结果,老鹰飞进了农舍的鸡舍,被一个农民杀死了。 庄善长非常生气,命仆人将农夫狠狠地打了一顿。 他强迫家人为老鹰举行隆重的葬礼,甚至在魏学敦家门前修建了老鹰坟。 这一事件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 最后,在群众大会上,他们夷平了鹰坟,砸毁了鹰碑。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甚至还被拍成了电影。 电影《平英墓》上映后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一部痛斥地主罪行、展现农民复兴、弘扬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精神的优秀作品。 这个故事因其突出的典型性而广为流传。 尽管时代不断变迁,但《平英坟》故事的热度却从未减退,人们依然关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