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墓志铭公开,颠覆历史:嫁给两位皇帝,父子情深,堪比武则天

2024-05-28 -

上官婉儿墓发掘:发现新墓志铭——嫁给两位皇帝

上官婉儿墓志铭在哪个博物馆_上官婉儿墓志首次公布_上官婉儿墓志铭最后一句

上官婉儿墓志铭首次公开发表(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1月8日电(陈媛)上官婉儿被誉为一代才女,这位非凡的女性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谜团。2013年9月,上官婉儿墓亮相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引人瞩目。近日,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消息,上官婉儿墓志铭研究工作取得最新进展:墓志铭共计982字,包括家世、经历、死因、葬地等信息。

2013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公园南大街项目建设工地考古勘察中,发现一座唐代墓葬。8月3日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墓葬进行考古发掘。根据出土墓志铭,该墓主人为唐中宗上官昭容,也就是唐代女政治家、诗人上官婉儿,葬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八月。上官婉儿墓为高等级墓,由1条墓道、5个天窗、5条墓道、4个龛、1条甬道和1个墓室组成。考古人员表示,墓葬损毁严重,不是一般的盗墓行为所致。 这应是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破坏行为,而且很有可能是“官毁墓葬”行为。

据悉,上官婉儿的墓志铭虽然不足千字,但不少专家却从中解读出了许多颠覆历史的内容:

嫁给父子两个皇帝,她的经历堪比武则天

上官仪是唐高宗(李治)年间的宰相,上官仪以“分裂二圣,无臣之礼”之罪被杀,全家受牵连。婉儿一出生就被发配到邺庭(宫女居住的地方,罪人家的女人在宫中工作的地方),做为奴婢。《新唐书》记载上官婉儿“十四岁受武则天召见,作了一些作品,如朴文”。婉儿因有文采而被武则天发现并任用,后来嫁给了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贤),在嫁给唐中宗期间,她与武三思等人有过暧昧。

(本文参考:光明日报、华商报、西安晚报、中国新闻网等)

上官婉儿墓志铭首次公开发表(资料图)

但墓志铭却明确记载,婉儿13岁便被封为唐高宗的才女,42岁又被册封为唐中宗的妃子。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耕哲说:“这在史书上从未有过记载,也推翻了以前的记载。也就是说,婉儿先后嫁给了唐高宗和唐中宗父子。”

于耕哲认为,上官婉儿的经历与武则天颇为相似。武则天14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女”。太宗死后,她被太宗的儿子唐高宗李治接回宫中,册封为“昭仪”。于耕哲称,上官婉儿虽然是高宗的才女,但他猜测,这或许是武则天为了给婉儿一个名分,摆脱官奴或宫女的身份而指定的。

上官婉儿墓志首次公布_上官婉儿墓志铭最后一句_上官婉儿墓志铭在哪个博物馆

出土时的墓碑(资料图)

复旦大学汉唐文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邱鲁明认为,墓志铭披露上官婉儿是唐高宗、中宗的妃子,十分罕见,“但也说明上官婉儿这段历史在当时是非常公开的。”

在史料记载中,上官婉儿被誉为处理后宫事务的“女相”。但在墓志铭中,她的身份始终是妃子。仇鲁明说:“唐代女官有两种制度,一种是妃子制度,从皇后到昭仪、昭容;一种是后宫事务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六尚制度。我们过去把上官婉儿当做内侍相,但奇怪的是,她的官职身份依然是妃子,并没有被授六尚之职。从上官婉儿的例子可以看出,两种制度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像上官婉儿这样的妃子,是可以做六尚工作的。”

上官婉儿(资料图)

上官婉儿死亡真相:她死得很仓促

据史料记载,公元710年,唐中宗驾崩,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上官婉儿未能表忠心,被杀。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睿宗之后是其儿子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专家、博士生导师王双怀介绍,墓志铭记载上官婉儿在唐隆政变中匆匆而死。唐中宗、唐睿宗对上官婉儿的政治立场应该比较清楚,她也不是韦后集团的人。为了杜绝后患,李隆基匆匆杀了婉儿,可见当时对婉儿并没有进行审判和详细调查。

上官婉儿墓志铭最后一句_上官婉儿墓志首次公布_上官婉儿墓志铭在哪个博物馆

李冰冰 饰演 上官婉儿(资料图)

拼命阻止安乐公主自封“太子妃”

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杜文玉介绍,根据史料记载,安乐公主是唐中宗与韦皇后最宠爱的女儿,性格傲慢专横,在韦皇后的默许下,向中宗请赐“太子妃”称号,想立为太子妃。史料记载显示,婉儿与韦皇后一党关系密切。但墓志铭显示,婉儿并非韦皇后一伙,而是拼死阻止“太子妃”事件。

墓志铭详细记载了婉儿劝阻的过程。她四次劝说唐中宗,从举报揭发到辞官出家,但都没有得到唐中宗的认可。最后婉儿采取了“饮毒酒而死,险些跌倒”的做法。婉儿喝下毒药后,太医紧急救治,才保住了性命。此后,婉儿屡次请求降低身份,唐中宗只好将她贬为妃子。安乐公主成为“太子妃”的梦想最终未能实现。

对于婉儿自杀一事,杜文裕表示,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方面的记载,这也推翻了史书上所谓婉儿与韦后合谋之说。

上官婉儿墓志铭最后一句_上官婉儿墓志首次公布_上官婉儿墓志铭在哪个博物馆

上官婉儿(资料图)

太平公主捐巨款安葬上官婉儿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明认为,上官婉儿与中宗末年的襄王、太平公主属于同一阵营,而非韦后一派。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同龄,又同宫长大,这为频繁接触提供了条件。而且上官婉儿与武则天关系密切,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武攸暨也是武氏家族成员,二人之间完全有可能存在私人关系,政治观点也趋同。

据墓志铭记载,唐睿宗下诏安葬上官婉儿,陵墓是在太平公主的游说下修建的。墓志铭上写着“太平公主十分悲痛,派人吊唁,并送绢五百匹为丧礼,这在唐代是一笔巨款。”翻译成白话,就是太平公主十分悲痛,派人吊唁,并送绢五百匹为丧礼,这又叫“分钱”,绢五百匹在唐代是一笔巨款。

上官婉儿墓志首次公布_上官婉儿墓志铭最后一句_上官婉儿墓志铭在哪个博物馆

上官婉儿墓内部照片

上官婉儿是哪里人?

史料记载,上官婉儿出生于长安,其父亲也出生于长安,其祖父上官仪是陕州陕县人。但上官婉儿墓志铭却记载她是陇西上邦(今甘肃天水)人。究竟哪种说法更可信呢?

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明告诉记者,古人墓碑上的籍贯多为自称,且多数为“虚报”。有时,发掘父子墓碑时,籍贯也不同。这是因为姓氏都有渊源,古人更愿意将自己归属为姓氏较为繁盛的宗族,于是便“虚报”。

据西安晚报报道,《元和行传》记载,上官仪家族的籍贯是东郡,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单县。再往前追溯,上官家族,也就是一般的籍贯家族,其籍贯是在“陇西上邦”。所以自称“陇西上邦人”并不为过。但按照今天的籍贯制度,上官婉儿应该是长安人。

上官婉儿墓志铭最后一句_上官婉儿墓志首次公布_上官婉儿墓志铭在哪个博物馆

茹萍 饰 上官婉儿(资料图)

墓志铭(节选)

(上官婉儿)十三岁便是才女,应通龙蛇混沌,行迹比火花还快。先帝拨乱反正,除旧立新,救民于水火,承天意。神龙元年,被册封为昭容。因韦氏辱国势,动摇皇位,奸臣轮番立爱女为继承人;爱女暗中图谋,使奸臣结党。昭容泣血极力谏言,恳求皇帝下诏除掉杂草。先帝宽宏大量,宽宏大量,掩盖瑕疵。昭容觉得事情行不通,她不知道该怎么做:最好的选择就是揭穿过失,讲道理,但没有人会听从她的建议; 中间的一个选择,是辞官而去,但皇帝不允许;次好的选择,是剃头而去,但最终会惹出事端;最坏的一个选择,是喝毒药而死,她差点摔倒。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