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日本“最大皇陵”出土魏晋文物,申遗却暂停,墓主身份成谜
2018年10月15日,日本宫内厅在媒体面前宣布,将允许考古学家对大仙宫古墓进行调查和发掘。
消息一出,日本国内不少民众焦躁不安,反对和担忧的声音也不少。
日本老一辈人之所以反对,是因为这里是日本祖先的坟墓。
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考古而挖掘它,那就是对我们祖先的不尊重。
也有人担心,该墓中出土了许多中国魏晋时期的文物。 也许坟墓的主人根本就不是日本人的祖先。
日本人想要将大仙谷墓申请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但又无法明确告诉大家墓主的身份,所以只能暂停申请。
坟墓的主人是谁?
发掘遭到了本国人民的反对
日本宫内厅在媒体上宣布将组成考古队挖掘仁德天皇陵墓后,引起了民间的轰动。
这一消息也震惊了日本考古界,因为仁德天皇的陵墓在19世纪就遭到了破坏。
考古学家们一直期待着前往仁德天皇的陵墓查明真相。
但日本政府声称是为了保护皇陵免受破坏,并让其祖先安息。
仁德天皇陵是禁止任何人深入研究的。
为了成功申请仁德天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日本政府请考古专家进行深入研究。
这说明仁德天皇的陵墓即将出现在大家面前,考古专家们都非常兴奋。
但日本民众再也坚持不住了,很多人反对挖掘仁德天皇的陵墓。
有些人认为挖掘祖先的坟墓是对祖先的不尊重。
不过,更多人担心,如果对仁德天皇的陵墓进行考古发掘,可能会暴露陵墓的主人并不是仁德天皇。
有日本人认为,仁德天皇陵墓里埋葬的人可能根本就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
如果考古证明墓主是中国人,那岂不是打了日本人一巴掌!
日本民众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日本天皇的陵墓是随机分配的。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表明墓主的身份,一切都是猜测。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得从公元7世纪说起。
日本的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在此之前并没有关于该国历史的准确记录。
每个皇帝的名字很多都记不清楚了,更不可能记录祖先死后埋葬在哪里。
日本历史上还有一个特殊时期,称为“古坟时代”,从公元250年持续到公元582年。
许多富裕家庭的子弟建造了许多坟墓来彰显自己的价值,因此“古坟”遍布日本各地。
而且还会互相比谁的坟墓更大,所以出现了很多巨大的坟墓。
到了江户幕府时期,日本考古学家在日本各地寻找古老而巨大的坟墓。
并根据7世纪之前一位皇帝的名字为每一座“无名”陵墓命名。
当然,他们给皇陵的命名并不是简单随意的。 他们会查阅历史资料,阅读历史书籍。
然后,根据附近村民流传的故事,可以确定古坟的年代与哪位皇帝在位的年代相近。
经过考古学家分析,日本政府出面亲自为这座坟墓命名,然后举行祭祀活动。
这种毫无根据的坟墓命名显然无法让日本民众信服。
陵墓出土金代文物
公元1872年,日本天空突然刮起了大风,随后下起了大雨。
仁德天皇陵也遭到破坏,许多文物被雨水冲走。
日本政府此前曾禁止挖掘仁德天皇陵墓,但由于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不得不派出考古专家进行紧急修复。
没想到,在修复过程中,日本专家出土了许多陪葬品,其中有铜镜、黄金等文物。
从出土的随葬品来看,它们似乎是中国的历史文物,与中国金代的文物类似。
而且,当地仆役身上的艺术雕刻风格,充满了金代的文化风格。
专家还发现,日本石室墙壁上的壁画都体现了金代的绘画风格。
这些文物的发现让日本人非常困惑。 墓主人真的是中国人吗?
如果陵墓的主人是仁德天皇,为什么陵墓里藏有大量具有中国元素的文物呢?
有日本学者认为,这座坟墓的主人很可能是中国秦代的“徐福”。
相传,秦始皇为了长寿,让徐福出国,帮助他找到长生不老的方法。
徐福接到命令后,率领数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
徐福在日本寻找了很长时间,却始终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
为了避免秦始皇的责备,他选择留在日本岛上,再也没有回去。
徐福在日本生活的多年间,留下了许多遗址,如“徐福祠”、“徐福登陆地”等。
而且,日本人为了表示对徐福的尊重,曾经有很多无名的坟墓,被称为“徐福墓”。
此消息在日本民众中引起广泛讨论,日本政府希望维护仁德天皇的尊严。
以保护为名,停止了对陵墓的考古发掘,并将皇帝陵墓封锁起来,禁止任何人进入。
墓主身份
2014年,日本准备将仁德天皇陵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日本的古墓也是丰富多彩的。
当日本准备材料并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部门时。
联合国工作人员看到信息后,直接拒绝了。
由于申请材料中没有明确标明古墓的主人,我们只想简单地获取一下名字。
当工作人员向日方回应报告这一问题时,日方并未立即回应。
虽然日本政府声称这是仁德天皇的陵墓,但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资料证明陵墓的主人就是仁德天皇。
有着1700年历史的国家,却没有关于仁德天皇陵墓的资料。
如果你想申请世界遗产,你必须弄清楚坟墓的主人是谁。
因此,只能挖掘仁德天皇的陵墓。
这一消息遭到日本民众的强烈反对,日本民众甚至成立了一个组织,反对挖掘天皇陵。
为了平息民众的愤怒,日本政府告诉民众,必须证明坟墓主人的身份。
不会损坏主陵墓室,更不会打扰仁德天皇的休息,也并非对他不敬。
2018年11月12日,日本考古队开始对仁德天皇陵进行考古发掘。
仁德天皇陵的壁画风格和墓葬布局均仿照中国晋代的绘画风格。
考古学家认为仁德天皇对应的时代与中国的金朝相吻合。
考古学家认为,中国的丧葬文化很可能在此时传入日本,决定继续考古发掘。
为了进行更加准确的考古发掘,日本皇宫邀请了我国顶尖的考古专家协助考古发掘。
随着两国共同进行深入发掘,很快发现墓中的文物与中国金代的风格相似。
不过,也融入了很多日本文化。
例如,埴轮虽然外观与中国陪葬品相似,但具有浓厚的日本文化特色。
这一发现让日本考古学家非常高兴,也更加确信墓主人的身份是日本仁德天皇。
在随后的考古发掘中,中日两国专家一致认为,仁德天皇陵的修建是在日本第十七代天皇之后完成的。
这意味着皇陵的主人似乎并不是仁德天皇,陵墓中出土的陪葬品也与他无关。
想要知道墓主的真实身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开棺尸检。
棺材上很可能有墓主的墓志铭,通过墓志铭可以得知墓主的身份。
但在仁德天皇的陵墓里,却有三口棺材。
他们被埋在不同的坟墓里。 其中,后面中间的墓葬规模最大,显然地位很高。
专家推测该陵墓很可能是一座家族坟墓。
正当考古专家准备开棺尸检时,被日本皇宫拦住了。
据考古专家调查室的消息,日本皇宫认为,坟墓的主人可能与仁德天皇没有任何关系。
为了避免日本民众信仰崩溃,不愿揭露事情真相,墓主人被尊为仁德天皇。
事实上,日本的许多古墓都被考古学家鉴定为不是天皇的陵墓,但日本官方却拒绝承认。
祭祀仍按照皇帝陵墓的身份进行。 目前,仁德天皇陵墓主人的身份仍然是个谜。
由于仁德天皇陵面积太大,挖掘工作只完成了三分之一就停止了。
相信在今后的发掘中,可能会发现带有墓主人信息的文物,让人们了解墓主人的真实身份。
仁德天皇陵
公元四世纪到五世纪之间,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的一次大分裂,即南北朝时期。
但日本一个叫大和的国家却迎来了他们的春天。
在大和国之前,日本没有统一的政权。 当时,日本列岛上有许多独立的小国。
其中较大的是邪马台王国,这是女王统治的国家。
他与三国诗魏国进行了友好交往,为魏国贡献了珍宝,也得到了魏王的赏赐。
邪马台王后碧美鄂也被魏王封为日本魏王,并赏赐金印等财物。
其衰落后,3世纪中叶后出现大和王国,随后逐渐吞并周边小国,统一了日本列岛。
虽然说日本列岛统一了,但并没有统一日本的政治力量。
但它创造了日本文化的源泉,因此日本人统称自己为“大和国”。
大和时期的日本受中国影响,天皇以修建高达陵墓为荣。
仁德天皇的陵墓原本是一座土丘,后来被人工移动,变成了坟墓。
位于日本堺市大山町,是日本最大的古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陵墓。
日本作为一个小岛国,“世界第一”的很少,所以仁德天皇陵是日本人最引以为傲的东西之一。
仁德天皇陵的面积为46.4万平方米,大约是秦始皇陵的两倍,胡夫金字塔的九倍。
墓的正面是圆形的,背面是方形的,像一把U形锁。
坐南朝北,全长486米,最宽305米,高35米。 它共有三层。
但奇怪的是,如此雄伟、巨大的陵墓,日本人却不知道它的主人是谁。
日本仅正式指定为仁德天皇,因此被称为仁德天皇陵。
仁德天皇是日本历史上第16位天皇。 他的统治大约从公元四世纪持续到公元五世纪。
传说仁德天皇出生时,一只大鹪鹩飞进产房。
他的父亲和大臣们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并给他取名“大鹪鹩”。
因为他的绰号是大鹪鹩、大鸟鸣。
为了治理好国家,仁德天皇派遣使者来中国考察。
仁德天皇一生十分节俭,深入百姓生活,了解百姓疾苦。
所以当日本最大的坟墓被发现时,日本民众认为只有最大的坟墓才能配得上仁德天皇。
因此,有很多人呼吁将这座坟墓命名为仁德天皇陵。
结论
日本皇陵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没有办法证明墓主人的身份。 然而,出土的金代文物表明,当时中日两国有着深厚的友谊。
想要揭开仁德天皇陵墓主人的神秘面具,还需要一些时间。 希望日方能够尽快告诉大家坟墓主人的真实身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